服務熱線010-56820162
我們的位置:北京市昌平區(qū)立水橋北路天通科技園15層1501室
網(wǎng)址:www.bxsxi.cn
電話:010-56820162
郵箱:sales@bjbsc.com
國內“缺芯少屏”的局面正在逐漸破解。就電視面板而言,隨著京東方、華星光電等企業(yè)的投入,中國企業(yè)的產能正在不斷提升。
因面板占據(jù)電視70%左右的成本,因此擁有面板資源尤為重要。根據(jù)調研機構群智咨詢關于2017年一季度的數(shù)據(jù),韓國的電視面板出貨量占比36%、中國大陸為33%、中國臺灣地區(qū)排名第三,為31%。在2016年,中國大陸的出貨增至30%,而臺灣地區(qū)和韓國都在下降。
國產電視面板的崛起,與整機市場的發(fā)展密切相關。如今,國產電視出貨量已位居全球第一,國內企業(yè)在關鍵的面板上必然要爭奪一席之地,提高自給率。
事實上,多家國內企業(yè)已經深耕面板產業(yè),包括建設上游設備,往產業(yè)鏈一體化方向發(fā)展。同時,OLED、量子點等新技術的投資布局也在展開,無論是整機廠商還是面板企業(yè),都期待新型顯示技術帶來產業(yè)革新。
面板異動
2016年、2017年對于電視面板來說,是特殊時期,集中表現(xiàn)在大幅度、長時間的漲價上。面板市場本身具有周期性,從去年至今保持了3個季度的穩(wěn)定增長,5月份價格維持在高位?!斑@是近8年來最大的漲價潮,速度快、價位高。按照以往的數(shù)據(jù),以32英寸為例,波動周期約在2年,上升最多9個月,”艾維云網(wǎng)分析師崔吉龍向記者分析道,“下半年漲價是不可能的,接下來3季度是彩電銷售旺季,面板廠商可能會降價調整或者對整機廠商進行補貼?!?
從供需關系來看,漲價的原因是產能發(fā)生了變化。除了去年年初臺灣地區(qū)的地震影響出貨外,大尺寸面板的短缺是一大原因。
京東方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,近年手機、平板、電視等終端產品都呈現(xiàn)出大尺寸化趨勢。據(jù)GfK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全球液晶電視平均尺寸從2015年的40.4英寸增長至2016年的42.2英寸,預計2017年平均尺寸將達44.1英寸。在現(xiàn)有產能不變的情況下,液晶面板出貨面積明顯增長,出貨量有所下降,面板供不應求,價格相應上漲。
“近年國內8.5代線的產能陸續(xù)釋放,其中,切割效率高的玻璃面板尺寸得到大量供應,可能會出現(xiàn)供過于求的情況。但是,40英寸到45英寸、65英寸,是8.5代線的尺寸盲點,切割效率較低,在市場上未受到影響,需求反而在增大?!比A星光電的一位面板專家談道。
根據(jù)群智咨詢(Sigmaintell)的報告,2016年在電視面板方面,尤其是48英寸以上的面板,中國廠商增長迅速,主要是因為華星光電T2產能擴展,T2產線重點是生產55英寸面板。
盡管國內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增速迅猛,但是目前的產線來看仍不能滿足需求,電視面板平均尺寸每增加1寸,就可以消化一座8.5代TFT-LCD生產線的產能。因此,鴻海集團、京東方、華星光電都積極建設10.5代高世代生產線,以期滿足今后的大尺寸需求。群智咨詢預計,到2020年,中國將有15條電視面板生產線,包括12條8.5代線和3條10.5代線,均集中在大尺寸高清顯示屏。